找到相关内容25178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百法明门论》口述记

    偷,这是无惭无愧。惭与愧的区别是什么呢?惭的做主是一个人──我,我的良心。而愧呢,则有外人参与。   5、无贪。真正的无贪我们是做不到的,必须是阿罗汉位之后才完全无贪。 但我们得知道什么叫无贪。比如...想到的不是调查研究,探究真相,而直接怀疑,怀疑过后没了下文,不象禅宗的疑过之后努力参。这是区别。   6、不正见。不正确的见解。A、萨迦耶见,或叫身见。 萨迦耶的“萨”是败坏,“迦耶”是和合、聚积。合...

    刚晓法师

    |法相|唯识|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09082994600.html
  • 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禅学

    夙有英气”,悟性很高,出家后即自学,苦读佛教经典和禅宗语录,之后游方参学。曾投到临济宗黄龙派湛堂文准禅师门—卜,黄龙派有广交十大大的传统,重视用拈古、颂古、小参、普说等形式说禅,宗杲在这里学得颂古诗的...

    刘立夫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295193.html
  • 藏族风马旗观念的起源与民俗象征

    魔女则是度母的化身。这显然是后世佛教徒的附会。   索南坚赞撰写的《西藏王统记》中,有更为详细的描述。之后的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撰写的《西藏王臣记》一书中说:“凡雪域所宏传之《大悲观音法类》虽有...

    李连荣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4.html
  •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

    剧本中接着说:   “朗萨心里无限委屈,感到好像被射了一箭之后,还要用弓敲打那样痛苦。大姑子尼姆如此毒打,还要反咬一口告黑状。她又想,如果没有怨恨恼怒,便谈不上忍辱负重了,特别是,如果我把大姑子...

    刘志群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6.html
  • 山西文物选萃 绪论

    ,是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太后冯氏的陵墓,墓园将墓地和佛寺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布局,极富佛教色彩,这种做法对北朝晚期统治集团陵墓影响很大。   继北魏之后,山西东魏、北齐文化遗存异常丰富。1986年在寿阳城关...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333595322.html
  • 诸法性空论

    末法轮,指《华严经》之后、《法华经》之前的一切大小乘经典,因“薄福钝根”之人不理解佛所说的一佛乘法,故佛开一乘为三乘,为之分别说;(3)摄末归本法轮,指会三归一的《法华经》,三乘的枝末法又会归于根本的...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2795582.html
  • 南岳佛教1995至2008年年鉴

    开光法会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后,莫树林、衡阳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粟福久、南岳区委书记万一和佛源、宝昙、宣扬三位老法师操刀剪彩。剪彩之后,佛源老法师带领几百名四众弟子如法如律地完成了佛像开光法会的各项...的高僧大德们强调,禅宗的实践方法是所有宗派中最简单,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但“明心见性”之后,还应广泛参阅祖师灯录,抉择见地,同时依教修行,使烦恼净尽,做到行解相应,方可出世...

    周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195609.html
  • 临济宗的祖庭——海会寺

    要有奇怪的真实,否则,佛应该尊敬,众生也应该尊敬,这正是习禅者所要追求的自由境界,不过这样的境界,不是“无心是道”所能涵括,必须要一番艰苦的修行,才能在大死之后获得生命的新生。   安居是寺庙的一个...

    妙慧 周会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095766.html
  • 《浮山志》第三章 第二节 碑刻

    ,肇于邑侯陈公也。桐民德于公,即舍后建公生祠。成,施生与其父老张廷中、施丰等环庠门,谓善典文林之后,愿乞一言以记之。善记曰:“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苏子瞻亦曰...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595784.html
  •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受戒熏习所得,而是自心本具,而受戒不过是借助外缘使先天本具的戒体发露出来而已。受戒之后必须在事缘中行持,戒行包括止持和作持两方面。在天台宗看来,无沦是止持还是作持都离不开观心实践,即“观心持...事主而心戢其恩,泽被怨亲以成大顺,福沾幽显岂拘小违”,不能说佛教有违孝道。法琳对佛教孝道的肯定,在顺应传统儒家忠孝观念的同时,维护了佛教的宗教追求,体现了佛教伦理的宗教特征。   法琳之后...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196049.html